疫情下会展企业应积极调整蓄势待发

2022-03-25

疫情下会展企业应积极调整蓄势待发(图1)

国内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全国多地叫停会展活动。当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全球仍处于第四波流行高峰,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频发,特别是3月份以来,疫情发生的规模明显加大。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南京、杭州、温州、广州、深圳、沈阳、哈尔滨等城市明确提出严控大型线下展销活动和大型聚集性活动。在停办的这段时间,展馆运营方和展览公司应该如何蓄力?行业复苏后又该怎样把握机遇?

线上转型,说易也难

专家表示,疫情对会展业造成的打击已是现实,会展从业者只有及时调整心态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,才能求生存、谋发展。

据浙江外国语学院会展传播系主任刘明广观察,会展行业目前还没有形成全面有效的应对模式,浙江参展企业探索出一些新的市场开拓手段。比如代参展,即把自己的产品快递到国外合作伙伴手中,让国外合作商代替自己去展会参展。再如,一些参展商在展会主办方的带动下向线上转型,广交会就以线上展会的形式举办,帮助企业打造自己的直播电商品牌。

刘明广认为,线上会展实质上是脱离会展场馆的另一套系统,主要依托的是数字营销企业(比如阿里巴巴的云上会展、腾讯云展会),线下场馆目前无法满足线上会展的要求,缺乏有效手段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。因此,线下场馆应当在手段革新方面想办法。

冰雪未消,规划先行

湖南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、副教授孟奕爽表示,心态很重要,企业首先要摆正心态。疫情终会过去,我们要对经济大环境充满信息,积极调整的同时不断积蓄

对于会展业,抗疫带来的成本在增加,预定的展会无法开展。孟奕爽说,换个角度来看,困境考验和锻炼企业的生存能力。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,能留下来的企业会是生命力最强也最优秀的企业。

孟奕爽建议,会展企业应规划短期、中期、长期三个发展方向。

短期内实现线上化发展。最近两年来,人们逐渐接受了线上办公、线上参展、线上看展的方式。线上发展可帮助企业构筑多元化运营方式,许多会展企业利用开抖音号、直播等手段帮助参展商实现对接。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员工人手一个抖音号,在无法办展的当下为参展商提供相关的整合营销服务。

中期内做好多元化发展。疫情提醒会展公司和展馆避免单一化发展,注意拓展多维角度。在顾好主业的同时,多元化和跨界化运营至关重要。

做好长期的生态化发展。会展业界逐渐形成了建立会展生态圈的发展共识。会展企业要做好时刻适应和应对变化的准备,生态圈建设可增强会展公司的整体生命力,提高其应对变化的能力。

做好三个

孟奕爽提出,会展公司应做好企业发展的三个储备和展会提升的三化”“三感

三个储备的第一个是人才储备。核心人才若流向其他行业,在会展业复苏之际,即便马上招人也很难短时间补上空档。因此,在业务较少的时候也要留住核心员工。二是项目储备,优质题材和项目是会展业的稀缺资源,也是会展企业发展的关键。三是资金储备,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现金流。提升展会品质,

需要对参展商做好三化,即对参展商的精准化匹配、专业化推荐和系统化服务。很多展会停留在粗放型服务阶段。很多展商知道自己参加这场展会能有所收获,却不确定收获有多大。孟奕爽说,会展公司在此方面应做好精准化匹配,帮助展商实现品牌拓展和营销。

提高展会关注度、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,需要增加展会观众的三感,即观众的体验感、获得感、价值感。无论普通观众还是专业观众,要让观众觉得看展很值得,看到想看到的商机和资源,主场的设计和服务也要让观众舒心满意。

 

会展对拉动贸易和出口、商业引流有重要作用,停摆给会展企业维护市场份额、保持企业活力带来很大挑战。这波疫情终将过去,会展企业将会迎来行业爆发期,当下我们应该对经济对政府充满信心,同时对自身积极做出调整,不断积蓄优势补足短板,在疫情结束后能更好的服务展商。